中空玻璃發霉原因有哪些?下面,中空玻璃供應商來告訴您:
1中空玻璃發霉原理
水或潮氣吸附在玻璃表面,在一定時間內玻璃表面層中的可溶性硅酸鹽被水解和破壞,形成苛性鈉??列遭c一方面分離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再生成硅氧凝膠,在玻璃表面形成保護性薄膜,阻止進一步的侵蝕作用,另一方面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鈉,聚集在玻璃表面,構成表面膜中的可溶性鹽。由于它的強吸濕性,吸收水分而潮解,后形成堿液小滴。當周圍的溫度、濕度改變時,這些小滴的濃度也隨之變化。如果濃縮的堿液小滴和玻璃長期接觸時,凝膠狀硅氧薄膜可在其中部分地被溶解,而使玻璃表面發生嚴重的局部侵蝕,形成斑點。這是鈉離子從玻璃本體中遷移出去,與空氣反應生成的白色富堿離子群。
根據上述原理分析,玻璃如果長時間在陰暗、潮濕和不通風的環境中,玻璃表面就會產生發霉現象。對于中空玻璃發霉現象,如果在儲運過程中保管不當,霉變就產生在與大氣接觸表面,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工藝或原材存在質量問題,霉變就發生在中空層內表面。
2分析過程及概況
某公司于2008年生產的一批中空玻璃出現發霉現象,用戶對此事進行了投訴,為了找出產生此類問題的原因并制定相關解決措施,特委托領航玻璃公司相關技術人員對玻璃發霉情況進行了現場分析。
從現場取回存在彩虹、霉斑各一塊中空玻璃進行檢測,其特征如下:
1.靠近分子篩四周卻仍然是干凈透明,彩虹和霉斑只在中間大部分區域存在;
2.對存在彩虹和霉斑的部位,用小刀在中空玻璃外表面輕刮后再用丙酮清洗,彩虹和霉斑沒有任何變化;在中空玻璃拆開后,對其內表面仍按同樣方法處理,彩虹和霉斑不再存在,并立刻變得干凈、透明,因此可以確定彩虹和霉斑存在于中空玻璃內表面。
3.間隔框里分子篩填裝比較飽滿,分子篩仍然呈顆粒狀,與該公司現在使用的分子篩目測比較,只是顏色變淺。對新舊分子篩進行水泡試驗,兩分鐘后,用手壓碎,兩者均為細顆粒粉狀。
4.外層密封膠可輕易撕裂,密封膠撕裂長度短的只有達到20mm,長的仍然可以達到100mm以上,撕裂后的密封膠沒有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