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金礦浸渣的取樣方法的確定
發布時間:2017-08-10 發布者:admin 所屬類別:公司新聞
礦山生產工藝過程的檢測要求極其嚴格,否則樣品就無代表性或代表性不強,檢測結果也起不到指導生產、監督生產、改進操作的作用。本文就金山金礦重選廠和冶煉廠的生產工藝過程的檢測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了檢測過程中的一些不足,并采取了改進措施。
其中對重選廠的檢測采取了新增兩處取樣點和一處計量點的措施,對冶煉廠的浸渣的取樣,張家港磨粉機通過分析渣堆的堆放過程,找到了渣堆的不同位置的品位規律,就浸渣的取樣方法制定并執行新的操作規程,為類似礦山生產檢測提供新的思路。
重選廠原有檢測點布置存在的不足:根據原有取樣點可知,尾礦沒有計量,做報表時是將原礦質量減去金精礦質量視為尾礦量,造成只有理論平衡,沒有實際平衡。
由于重選廠的日處理原礦量只有50t,并且入磨原礦粒度比較大,其值為小于30mm就可以,原礦計量是從擺式給礦機上接取礦量來計算的,在處理量小、給礦粒度大的情況下,這種計量方法誤差較大,所以只有理論礦量平衡是不夠的。
根據原有取樣點的布置,原礦品位只能是返算而得來,現場螺旋分級機溢流樣的品位只能算搖床作業的給礦品位,不能看著原礦品位,因為這之前已經有了毛布溜槽選別作業。